回忆软盘和软驱

15年前

今天在cnBeta上看到一则消息说Sony软驱停产了,想起以往用软驱和软盘的日子,真是感慨万分。

曾几何时,3.5寸软盘是最常用的移动存储介质。虽然它的容量只有1.44M,但是在那个年代,硬盘也就几G,作为移动存储介质的软盘,容量也不算小了。它的价格也不高,即使文件比较多,多买几张就可以装下。我上初中的时候家里还不能上网,偶尔到亲戚家下载资料,也就靠着几张软盘把资料拷回家。那时用的是56K Modem的拨号上网,实际速度也就5kb/s左右,1个小时也下载不了多少东西,所以用软盘可以装得完。此外,一些软件也使用软盘作为存储介质,比如高中时候买的一套瑞星2003版,是必须插入附带的软盘才能安装的。

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,软盘容量小、传输慢的缺点已经越来越突出。到高中的时候,我基本上没有用软盘了,取而代之的是光盘(CDR、CDRW)和换下来的一个3.2G的台式机硬盘(当作移动硬盘用,接线的时候要拆机箱)。后来,大容量硬盘、光盘、U盘的面世终于把软盘赶上了绝路。从那时起,电脑城的装机配件单里面就没有软驱这一项了。

上大学以后,我终于把所有软盘丢了,新装的电脑也没有配软驱。瑞星也早已升级,不需要软盘了。从此,软驱和软盘彻底退出了我的生活。

1064次阅读,3条评论

Windows 7使用报告

15年前

7月中旬以来就有不少Windows 7已经RTM的消息,但是直到月底才确定了16385是最后RTM版本。后来就有一个号称是联想的OEM版本连盘带key泄露。我到远景论坛进一步确认此事,发现部分网友已经安装了这个版本,并称只要是联想的品牌机而且BIOS中的SLIC是2.1版本就可以自动激活。

这个消息估计刺激了不少用联想PC的用户,包括我。但是原生SLIC 2.1版本的机器还不多,于是各论坛都在盛传刷SLIC的方法。我按照其中一个方法刷了自己的F41笔记本,并成功安装激活Windows 7。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了,下面分享一下安装使用的感受。

安装

其实试用RC版的时候就有这个感受,Windows 7的安装速度还是挺快的,甚至比XP和2003都快。安装的时候要注意,系统分区一定要用Windows 7的NTFS格式(最好在选择系统盘的时候格式化一次),否则是不允许安装的,其他分区则无大碍。如果是普通用户,系统分区15G左右就够了;如果是像我这样做开发的,最好预留25G。

装好以后开启了IIS的相关服务,并关闭了游戏和侧边栏。

1098次阅读,1条评论

有趣的招聘广告

15年前

刚刚在cnbeta上看到一则消息,内容是趣味招聘广告,据说是微软英国的设计图。

微软英国招聘

大概意思是“诚邀可解决此问题者,请立即拨打以下号码:”,至于号码是什么就要自己算了。这是很简单的运算,通过一段C#程序可以得出结果:

int x = 24, y = 30;
Console.Write("01." + (y * y - x).ToString() + "." + ((y * y - 10 * 10) * 10).ToString());

结果是"01.876.8000"。

2732次阅读,3条评论